這三天最火熱的新聞,幾乎就是建中校長說出「名校畢業生與無業遊民票數並不相同」這件事了。而這項不應該發生在民主時代的發言也終於在兩天後得到了平反,原來是刊出校長發言文章的《東海東》報紙不當曲解校長的意思。
這恰恰顯示現今主流媒體的無水準、不專業報導方式,正如何傷害目前的學生世代和我們未來的社會。
回顧一下事件,建中《東海東》報紙刊出 20 日校長座談會的新聞 : 〈校長座談會 徐建國:名校畢業生與無業遊民票數相同並不公平〉 ,其中強調校長說出這句令人憤怒的話並且將之放在標題,於是很快被各報大作文章。
節錄一則中央社發的新聞 : 〈名校友和遊民票相同 建中校長:不公平〉 ,其內容也是以「校長說的話」作為重點,很明顯是直接以該文的脈絡去撰稿。
此事也很快在社群網站上發酵,例如社會民主黨立法委員候選人苗博雅就很快在臉書上寫上他對此事的評論。足見這起發言事件對社會大眾的重要性十分地舉足輕重。
而事後終於在 22 日時,各報刊出當時校長發言的影片和逐字稿,如蘋果日報事後修正的這項報導,東海東也發出道歉聲明 ,校長的發言才得以平反,但沉默太久,傷害也太重。聲明稿中詳述 :
撰稿記者認為,比起僅影響到建中生的校務報告,更具有公眾討論價值的是校長的舉例是否得宜這點,因此以此話作為整篇報導的標題
為了公眾討論的價值卻藉用錯誤的引述,這已經是目前大眾所詬病的失格記者的水準了。
我認為這反映了兩件嚴重的社會問題。
- 目前各媒體在報導時,均未經查證即撰搞刊出,呈現媒體普遍的不專業,且造成巨大的社會成本。
- 媒體為了抓住觀眾的眼球,故意用聳動標題的做法,已經讓學生習以為常,甚至模仿其操作,這呈現了媒體的失格正在被複製。
惡質媒體的新聞沒有解決,每一次再有人失言,整個社會輿論就會被帶著走,而查證的內容如果需要兩天才出現,這兩天所有閱聽人的思想不是都空轉、浪費在無用的地方嗎 ? 更可怕的是聳動下標的做法已經成為學生編輯的借鏡,之所以會這樣就是因為媒體產業已廣泛將這種操作手法正常化。幸好這次的教訓應該能為《東海東》上了寶貴的一課,了解試圖操縱輿論的代價,但聰明如你我的閱聽人,經過此一事件,又學到了什麼 ?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