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南的胡志明市有幾種付錢就可以搭乘的代步工具,除了計程車之外還有跟台灣一樣的摩托車,另外還有一種人力三輪車,你悠悠哉哉地坐在前面,後面有個老杯杯辛苦地踩著。我的旅伴說「你不覺得搭這種車很奇怪嗎?....有個比你老的在你身後辛苦地踩。」想想我也覺得很怪,但不知道怪在哪裡,只覺得應該不是因為這樣所以就不搭這種車。
就是這個車!!! |
後來想想我的論點是這樣,不管是計程車、摩托車還是三輪車都是相同的情形 : 「有人坐才有賺錢」,所以他們在那邊空等愈久,虧損就愈大 (時間就是金錢嘛。) 今天你不選三輪車而選了摩托車,你就是把三輪車賺你錢的機會讓給了摩托車了,三輪車少了你這個客人又要等更久了。而你為什麼不選三輪車呢?是不是因為會同情他們?咦~ 吊詭的地方來了。
假設今天每個人都富有同情心,都想要用一種平等的方式看待每個人,大家就都不想選三輪車了。因為好像在使喚他們,好像彼此會有高低優劣之分,好像是同情他們所以給他們勞務讓他們賺錢。
奇怪耶~是「同情」讓他們賺不到錢??為什麼會這樣?
就像欠人情會很難受一樣,更不用說跟人情債的債主朝夕相處,人都不想要待在會讓自己內疚的地方。想想為什麼相較於付出一小時的愧疚讓三輪車司機賺一些錢,人們會比較想要捐款給受越戰化學物質影響產生的畸形兒,因為在付錢的同時你的同情心其實就被解決了,而三輪車比較像在付錢享受一小時的「罪惡感」。
胡志明市的戰爭博物館的業務之一 : 靠照片收捐款 |
所以如果要讓他們脫貧,也許應該塑造一個好的環境,讓雙方能持之以恆地不用「同情心」、「內疚感」去進行交易,讓賣方賺錢是因為真的「有需要」?